时光荏苒,青春如诗;前路漫漫,研途启航。2024年12月5日上午,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在学院13号楼321教室召开了“领研计划”(领雁计划)座谈交流会,旨在精心引导保研学子踏上研究生生涯的预备之路,详尽解析步入新阶段前的必备准备,助力同学们在全新环境中迅速扎根,为未来在学术殿堂的深耕细作与职业领域的展翅高飞奠定坚实基石。学院副院长段玉婉教授、研究生班主任胡增玺老师、研工办主任金旻老师、2021级本科生辅导员赵旭老师、2024国贸硕博连读生李涵以及2021级保研本科生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由赵旭老师主持。

师生合影
段玉婉老师以“引路人”的身份,深情讲述了自己保研后的心路历程,强调保研至读研的宝贵时光需充分利用。段老师指出,同学们要拓宽知识面,跨学科学习,打破专业壁垒,以更广阔的视野审视学术问题;要提升专业技能,精益求精,力求在专业领域内有所建树;要提高社交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段老师鼓励同学们要构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将专业技能的硬实力与创新思维、领导力、沟通力等软实力高度融合,让自己在未来的学术与职业生涯中能够熠熠生辉,不因虚度时光而留下任何遗憾。
胡增玺老师从身边案例出发,讲解了思维转化的重要性。胡老师指出,从大学步入社会,学生需经历一次至关重要的思维蜕变,即从单纯依赖书本知识的学生思维,跃升至对社会规则有着深刻洞察与成熟认知的职场思维。这一转变要求同学们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更要学会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观察、思考与适应,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立自主的思维方式。胡老师还鼓励同学们培养对行业和政策的敏锐洞察力,学会精心规划与合理配置,为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李涵同学以亲身经历为例,强调了选择的果断性与积极准备的重要性。她指出,保研后时间段是学术生涯的飞跃和规划未来的关键,建议保研后迅速与心仪导师建立联系,明确学术兴趣与发展规划。她还提醒同学们密切关注院校官网通知,提前做好各项准备,以自驱力为核心,争取更多的成长机会。此外,她分析了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区别,指出研究生学习需自主性、探索性与创新性,鼓励提前学习课程知识,掌握科研工具,利用假期预习研究生课程,为学术探索做好准备。
金旻老师着重强调了当前阶段学生应如何把握时间,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他指出,保研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保研同学要明确对自身的新要求、新定位。在大四到研究生入学前的这一关键时期,大家应充分规划好时间,深入了解当前社会的整体就业环境和新兴产业领域,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与兴趣所在,制定行动计划、持续学习、挑战自我,努力建立对某一专业领域全面、深刻、独到的见解,不断塑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成为所在领域的佼佼者而努力。
赵旭老师向各位领导、老师和学姐的精彩分享,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她强调,这些宝贵的经验不仅为同学们的成长提供了实用指南,更传递了一种昂扬向上、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励着同学们坚韧追梦。她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研究生生涯中,保持清晰的目标和强烈的责任感,坚守内心的信念,不断攀登人生的新高峰。




师生分享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本次座谈交流会为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指导,更激发了他们对未来学习与生活的无限憧憬与热情,将学校高质量培养体系切实转化为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座谈会现场
撰稿:李依锦
摄影:樊羿萱
一审:金旻、赵旭
终审:段玉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