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我院张晓涛教授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对深化外贸外资体制改革情况发表观点

    【 发布日期:2024-07-30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用“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等表述明确了我国下一阶段推进高水平开放的决心和方向。《决定》还对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

    近日,我院张晓涛教授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对深化外贸外资体制改革情况发表观点,相关内容刊登在2024年7月29日的《经济参考报》中,被新华社等媒体转载。


    3DBF3

    《经济参考报》 纸质版报刊

    2024年7月29日


    文段节选

    进一步全面深改开新局|深化外贸外资体制改革 一系列信号传递开放决心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在开放部分,《决定》首先明确“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提出“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张晓涛表示,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从参与世界经济分工,到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引领经济全球化的开放之路。历史经验证明,中国经济发展离不开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水平对外开放。

      对于接下来的开放方向,《决定》指出,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张晓涛表示,改革与开放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对外开放本身就是改革,开放对改革的促进与深化作用已经从最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倒逼机制,转变为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主动变革,实现开放和改革更好地良性互动,塑造我国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深化重点领域体制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开放提到了深化外贸、外资等重点领域的体制改革。其中,对于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决定》从强化贸易政策和财税、金融、产业政策协同,创新发展数字贸易,建设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方面作出安排。

      张晓涛认为,这些部署既强调制度创新,又注重开放的全面性,有对数字贸易等新业态新趋势的关注,也有建设传统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支持传统贸易的举措;同时统筹发展与安全,提出健全贸易风险防控机制,完善出口管制体系和贸易救济制度,体现了外贸领域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版权所有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地点: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学院13号楼        邮编:102206 电话:61776210、61776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