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8日上午,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在沙河校区二教102教室举办了“格致·博雅”青年学者论坛(第32期),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张弛做了题为《Return Migration and Spatial Development》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胡翠教授主持,刘悦教授点评。

张弛老师讲座
讲座中,张弛老师首先给出了人口回流的定义,介绍了中国人口回流的现象,比较了与国际移民回流的异同,并提出文章的三个研究问题:一是人口回流的规模有多大?二是人口回流和人口迁移存在哪些差异?三是人口回流如何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张弛老师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提供了两个典型事实:人口回流是中国的一个普遍现象,人口回流占到流动人口的60%;回流人口与迁移人口存在动机和年龄两个方面的不同。在动机方面,人口回流主要是出于结婚、照顾老人、小孩上学等社会性原因,而人口迁移主要是出于获得更高收入的经济性原因;在年龄方面,回流人口的年龄较大,而迁移人口的年龄较小。基于此,张弛老师分析了人口回流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两个机制:一是反向财政转移,年轻人的税收贡献大但对公共支出需求小,而年龄较大人的税收贡献小但对公共支出需求较大,回流人口和迁移人口在年龄上的差异意味着回流地对迁移地存在财政补贴,这将对人口回流地的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二是知识溢出,回流人口能将年轻时学到的知识溢出到回流地,这将对回流地的经济产生正向影响。为了量化各机制的作用,文章构建了一个动态结构模型,模型内生化了不同年龄人口的迁移决定,刻画了不同年龄人口在迁移动机、有效劳动供给、出生地偏好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回流人口对当地经济发展影响的机制。
最后,张弛老师汇报了基于动态结构模型做的四个反事实结果:一是假设经济人对各地区的偏好一样,结果发现这将提高大城市回流率、加速城市化率、增加真实GDP、加大城乡收入差距;二是假设全国各地区的养老金政策一样,结果发现这将使大城市年轻人更多、落后地区老龄人更多,并且城乡收入差距也将上升;三是降低贸易成本和迁移成本,结果发现允许有人口回流时,贸易成本和迁移成本下降对经济的有利影响更大;四是假设不允许将收入汇回到出生地,结果发现这将降低城乡的人口流动,并使真实GDP下降1.069%。
交流环节,与会者围绕研究问题的一般性、识别人口回流数据的特点、影响机制的现实合理性、参数校准的方法、反事实分析的拓展等问题,与主讲人展开了热烈讨论。最后,讲座在与会者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本次讲座获得2025年中央财经大学专题学术讲座资助计划支持。
撰稿:胡翠 钟腾龙
初审:钟腾龙 王峰 易彦
终审:段玉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