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简介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于2010年3月成立,是中央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科建设与经贸人才培养的重点基地。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响应时代需求,确立了“有特色、国际化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的建设目标,把立德树人作为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牢牢把握"双一流"建设和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历史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院已成为学校应用经济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不仅构建了“本-硕-博”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更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与美誉。学院现设有国际贸易学系、国际商务学系、贸易经济学系、现代化教学创新中心、案例教学与研究中心和职业发展中心,组建了“国际投资研究中心”“全球贸易与投资政策研究中心”“国际商务研究中心”“国际经济大数据研究中心”和“贸易措施测度实验室”等。
目前,学院拥有国家级高层次领军人才1人,国家级青年人才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专家5人,中央财经大学“龙马学者”特聘教授1人、青年学者4人。3位教师分别获北京市“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先锋称号,1位教师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我院教师在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荣获一等奖1次、三等奖1次,在校级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荣获二等奖2次、三等奖5次、优秀奖2次。2019年以来,5个团队入选校级青年科研创新团队支持计划,4人获校级“青年英才”培育支持计划资助。学院多位教师担任全国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会长、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认证专家、北京市社科联第八届委员会委员等。学院教师爱岗敬业、学术功底深厚、国际化程度高,年龄结构合理,资深学者与青年才俊优势互补,极富活力与创造力。学院还聘请了几十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国际商务专业学位校外导师。
截至目前,学院拥有教学科研岗专任教师3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100%,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7人,占比84.38%,获得海外博士学位和海外学习经历的教师29人,占比90.6%,他们均来自世界名校,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等。师资均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高校,学缘结构多元化。学院学术成果和科研实力在学界影响较大。教师累计发表各类论文1100多篇,其中在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Management Science、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管理科学学报》、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 Control、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在中财A类期刊发表论文430多篇,共计发表CSSCI论文520多篇,SSCI论文220多篇,SCI论文50多篇。获得纵向项目立项8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3项,包括国家自科基金项目28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5项(含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5项、领军人才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9项,包括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5项,北京市社科、自科基金项目14项;获得横向项目立项96项,其中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教育部等国家部委课题20多项。出版著作150部,其中教材30多部。90多篇研究报告获得各级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采纳,其中16篇报告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27篇报告被中办、国办采纳,10篇报告获得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国家部委采纳。获得各类成果奖励80多项,其中省部级奖励25项,包括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8项、商务部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6项、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1项、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和成果奖3项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发表理论文章百余篇。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事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紧密结合国内外市场的特点和规律,洞悉国际市场上最新的商业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专业基础扎实、跨文化交流能力强、综合素养优良、具有显著竞争力的国际化、复合型、创新性的国际商务优秀人才;不断引进海内外优秀师资,加强与国内外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推进在国际商务前沿研究;不断深化与政府部门、产业界和企业的联系,在产学研结合模式上取得开拓性的进展。

公众号-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宣传片-《星辰何以闪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