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香港大学孙昶副教授做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格致·博雅”国际学者论坛(第11期)

    【 发布日期:2025-04-29 】

    2025年4月23日上午,香港大学经管学院孙昶副教授应邀访问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并做客学院“格致·博雅”国际学者论坛(第11期),作了题为“企业进入与市场关联性:来自中国出口反倾销关税的证据(Firm Entry and Market Interdependence: Evidence from anti-dumping tariffs on Chinese exports)”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张晓涛教授主持,现场二十余名师生参加了讲座。

    讲座现场

    张晓涛院长代表学院致辞,对孙昶副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真诚感谢,并向在场师生详细介绍了孙老师的学术背景、研究领域与学术贡献。张院长表示,希望学院师生能够从高质量讲座中获得启发,扎根现实土壤,提升学术素养,不断深化学术研究。

    孙昶副教授讲座

    孙昶老师在讲座中指出,中国是在多边体系下遭受反倾销调查较多的国家之一,反倾销关税带来的经济影响值得深入剖析。基于中国海关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反倾销关税对中国出口的影响体现在多个层面。在市场层面,当美国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后,中国不仅对美国的出口量会下降,对第三国市场(如欧盟)的出口也会减少。企业层面却呈现出不同态势,对于存活企业而言,当美国市场因关税受阻后,其在第三国市场的出口会增加。基于上述证据,孙老师指出反倾销关税带来的第三国市场出口下降主要源于企业进入数量(扩展边际)的减少。为解释这些现象,本研究进一步构建了行业均衡模型。通过引入新的企业进入成本,使企业进入不同市场的选择存在相关性;同时采用更具一般性的需求系统,突破传统CES 需求框架的局限,以解释价格在竞争影响下的变化。模型分析发现,美国加征关税不仅使美国消费者受损,第三市场的消费者同样会面临商品价格上涨、种类减少的问题,且市场间相互依存度越高,第三市场承担的关税成本就越多。

    交流互动环节,现场师生就贸易中转、控制组选取、反倾销调查时间、模型设定等问题积极提问,孙老师均给予了详细解答。此次讲座不仅让大家对中国出口反倾销关税的经济影响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为国际贸易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参考依据。

    现场交流互动

    讲座开始前,张晓涛院长陪同孙昶副教授参观了学院,并举行了会谈。张晓涛院长就学院学科特色、博士生培养、本科生出国深造等主题与孙昶副教授进行了深入沟通,双方希望未来在学术交流和学生培养方面开展更广泛和深入的合作。

    张晓涛院长与孙昶副教授会谈

    撰稿:柯文皓 刘悦 王峰 易彦

    初审:王峰 易彦

    终审:张晓涛

    版权所有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地点: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学院13号楼        邮编:102206 电话:61776210、61776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