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国贸菁英·职通未来”2025届研究生就业经验分享会成功举办

    【 发布日期:2025-04-30 】


    2025年4月25日晚,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2025届研究生就业分享讲座于沙河校区东区二教圆满举行。本次活动由学院研究生会精心策划组织,吸引了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在内的40余名学子踊跃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活动特邀2023级硕士研究生律鑫、刘立世、汪濛、宋润荷、屠之滨五位优秀毕业生代表担任分享嘉宾。他们结合自身求职经历,从行业发展前景、职业规划定位、核心竞争力塑造等维度展开深度分享。在互动环节,嘉宾们就简历优化技巧、笔试备战策略、面试应对艺术等同学们关切的问题进行了专业解答,为在场学子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就业指导。

    律鑫学长在分享中系统阐述了高效求职的方法论体系。他强调,求职者首先应当明确职业发展方向,避免采取广撒网式的盲目投递策略。在目标企业筛选方面,建议综合考虑工作稳定性、地理位置偏好等个性化指标建立科学的评估标准。针对简历制作,他提出要根据不同企业性质准备差异化版本,重点突出与岗位要求高度匹配的个人优势项,其中实习经历以3-4段为最佳配置。在应聘流程方面,律鑫指出网申阶段需精炼呈现核心竞争力,同时建立规范的投递追踪系统;笔试环节应当以严谨态度充分准备;面试阶段则要深度熟悉简历细节,精准把握企业背景信息,并能够结合时政热点展现专业素养。此外,他还特别分享了资源整合利用、差异化竞争等实用技巧,最后勉励同学们保持积极乐观的求职心态。

    律鑫学长分享国央企求职经验

    刘立世学长针对保险行业就业机会进行了专业分享。他重点推介了该领域若干具有发展潜力的冷门岗位,详细解析了相关职位的薪酬水平、工作内容及发展前景。在求职策略方面,他特别强调在无领导小组讨论环节,应积极争取汇报者角色以提升面试通过概率;单面过程中,可通过精心设计的自我介绍预设话题,有效引导面试官提问方向。关于实习与招聘,学长指出暑期实习转正机会相对有限,但可作为宝贵的面试练兵场。针对秋招周期长的特点,他建议保持持久战心态,对自身竞争力保持充分信心。在备考策略上,他提出选调生考试与企业招聘可协同准备,行测系统训练宜提前半年启动,同时利用碎片时间积累申论素材,实现时间利用效率最大化。

    刘立世学长分享保险等行业求职经验

    汪濛学姐就公务员考试与选调生报考进行了系统性的经验分享。在报考实践方面,她具体介绍了个人投递的省份选择情况,并着重分析了选调生招录的资格条件差异:在政治面貌、学生干部任职经历、校级以上荣誉奖励等核心指标上,各地区存在显著的政策差异性。她特别提醒,部分省份对本科生报考者还设有专业成绩排名等附加要求关于备考策略,学姐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她认为,同学们应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审慎选择是否参加专业面试培训。同时,她鼓励同学们在求职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将每次考试视为积累经验的重要机会,并注意把握各地招考的时间节点和政策特点。


    汪濛学姐分享选调和考公方向求职经验

    宋润荷学姐结合自身本硕阶段的求职历程,分享了极具参考价值的职业发展建议。在求职规划方面,她系统梳理了完整的时间节点安排,特别强调暑期实习应优先考虑转正机会较大的岗位。针对简历制作,她指出简历应采用量化指标突出工作成果,并根据不同岗位特性定制差异化版本。在面试策略上,她深入分析了行业差异,指出不同领域对求职者的能力特质存在显著偏好差异。她建议同学们既要保持清晰的自我认知,又要具备策略灵活性。最后,她特别强调:在求职过程中应当建立合理预期,辩证吸收他人经验,最终形成个性化的求职方法论体系。

    宋润荷学姐分享银行和考公方向求职经验 

    屠之滨学长分享了自己在互联网行业的实习求职经历和心得体会。他强调,求职需要明确目标,并为此针对性地准备实习经历。在岗位选择上,他建议关注“夹角赛道”——即与自身能力相关但又有拓展空间的岗位方向。针对不同岗位,应定制简历,突出工作成果和业务影响。在面试准备方面,他建议准备万能案例以应对常见问题,并及时复盘。同时,也要接受市场定位,达到人岗匹配。最后,他鼓励同学们关注行业动态,并积极利用交流群等资源,提升求职竞争力。


    屠之滨学长分享互联网求职经验

      参加讲座的同学们随后积极提问,与学长学姐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气氛热烈,反响强烈,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此次讲座是我院持续推进就业育人工作的重要举措,通过朋辈引领的方式,帮助在校生明晰职业发展方向,提升就业竞争力。未来,学院将持续打造“国贸菁英·职通未来”品牌活动,构建更加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助力学子实现高质量就业。

    部分与会人员合影

    通过参加学院组织的学长学姐就业经验分享会,聆听了五位优秀前辈的求职故事,受益匪浅。他们的经历不仅让我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深刻体会到“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的分量。学长学姐们分享的内容让我印象最深的有三点:一是明确目标的重要性。无论是选择行业、岗位,还是准备简历和面试,都需要提前规划,有的放矢。二是能力与心态的平衡。学长学姐们谈到,职场中除了专业技能,沟通能力、抗压能力和持续学习的态度同样关键。三是主动争取机会的勇气。许多学长学姐的offer并非“等”来的,而是主动争取来的,这让我反思自己是否太局限于“舒适区”。 此外,他们也坦诚分享了求职中的挫折,比如被拒数十次后依然调整心态、优化简历的经历。这些真实的故事让我明白,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从中总结教训,保持韧性。

    ——2024级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 地力尼格尔·地力木拉提

    25届学长学姐们的求职经历,为我展现出多样的职业发展路径。看着他们的成绩,我在心生敬佩的同时,也对自己即将到来的秋招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他们提及求职过程中遭遇的挫折以及如何调整心态,我感同身受。原来大家都不是一路坦途,那些被拒绝的瞬间、自我怀疑的时刻,都是求职路上的常态。但他们没有被打倒,而是一次次重新出发,最终得偿所愿。这让我明白,求职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坚定信念,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这场分享会,对即将迎来秋招的我而言,意义非凡。它减轻了我在秋招季前的焦虑,从而让我能在心态上和实操上更好地迎接求职路上的挑战。

    ——2024级国际商务硕士研究生 侯奥灵

    非常荣幸能参加此次就业分享讲座,五位学长学姐的分享让我收获颇丰。通过学长学姐们的介绍,我对于职业探索有了更加系统性的认知,同时我也认识到了求职将会是一场考验我们韧性与智慧的马拉松。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个人能力,精准定位个人优势,降低同质化将发挥重要作用。这激励我在接下里来的学习中努力提升个人专业素养,以更积极的心态探索个人职业规划之路。此外,在职业探索的过程中也难免会遇到问题与挑战,我们应锚定方向,以清晰的个人规划为指引,以破釜沉舟的勇气为帆,才能在当前汹涌的就业浪潮下行稳致远。

    ——2021级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生 李铭斌






    撰稿:胡竞杨明泽金旻

    校对:地力尼格尔·地力木拉提

    一审:余周婧淳、金旻

    审:段玉婉

    出品:国经贸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地点: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学院13号楼        邮编:102206 电话:61776210、61776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