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国际贸易形势论坛(ITSF)暨 2025年4月全球贸易监测与贸易形势分析会顺利举办

    【 发布日期:2025-05-12 】

    2025年4月29日,由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全球贸易监测实验室、北京高校国际商务专业虚拟教研室联合主办的“国际贸易形势论坛暨全球贸易监测与贸易形势月度分析会(2025年4月)(总第20期)”成功举行。本次论坛以线上形式召开,来自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的特邀嘉宾以及校内外师生二十余人参加了本期论坛。

    论坛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论坛联合创始人致辞,深入解读本期论坛的主题选择与重点方向;第二阶段为主题报告,对2025年3月中国外贸大数据进行分析与预测;第三阶段为专题报告,本期论坛聚焦于“对等关税”专题,两场主旨报告围绕其展开深入探讨。会议由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党委副书记 、全球贸易监测实验室主任杨武副教授主持。

    创始人致辞

    论坛的开场环节,论坛联合创始人童友俊董事长首先以民营企业视角解读了中美贸易战的最新情况及外交部相关表态。他指出,当前中美经贸摩擦已进入斗争新阶段,需系统研究美国经贸政策优劣势,以便为政府制定应对策略提供高质量建言。中国已具备与美国开展正面经贸斗争的国力基础和制度自信,强调既要保持斗争勇气,更要注重斗争策略。因此,本期论坛围绕“对等关税”等关键议题展开,延续秉持服务企业、服务政府和服务社会各界宗旨,通过梳理美国经贸体系结构性矛盾,提出针对性应对路径,为应对复杂国际形势贡献智库力量。

    主题报告阶段

    庄天宇(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发布了题为《2025年3月中国外贸大数据分析简报:趋势、结构以及预警预测》的研究报告:

    报告基于全球贸易数据,对中国外贸的国际环境、自身趋势和结构性特征进行分析预测。一季度,从全球主要经济体看,欧盟、巴西、东盟国家等非美国市场进口规模稳定增长,我国市场份额在非美国市场持续扩大。我国3月外贸出口比1-2月出现超预期反弹,但主要是受对非美国市场出口拉动,而对美直接出口仅拉动出口增速1.16个百分点、贡献率仅9.4%,反映出我国对美依赖的降低。在主要经济组织中,我国对一带一路64国出口增长14.2%,对最不发达国家出口增速高达31.4%。机电产品继续推动外贸增长,劳动密集型产品紧抓最后窗口。对等关税生效后,各类中间产品合计贡献五成出口增长。

    专题报告阶段

    杨武(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做了题为《基于财政视角的特朗普“对等关税”分析》的专题报告:



    杨武副教授以财政视角为切入点,深入分析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的财政作用及影响。他指出,当前美国实施对等关税已超出保护关税范畴,除为保护衰退产业、兑现竞选承诺外,其已具有财政关税性质。2024财年美国联邦赤字规模达到1.83万亿美元,占GDP比重达6.4%,利息支出突破万亿,国债规模持续扩大,债务负担率远超国际警戒线,财政可持续性面临巨大挑战。一方面削减支出困难重重,刚性支出难以缩减,国防和行政费用削减空间有限;而增加收入方面,所得税难以增加,消费税占比低作用有限,因此,关税手段成为特朗普改善财政困境的重要选择。对于此,中国应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采取针对性报复关税,借助多边机制并联合其他国家对美施压,推动市场和结算货币多元化,出台支持政策帮助外贸企业度过难关。从长远来看,最重要的是要坚持自立自强,实现技术自主与产业链本土化。

    吴 铮(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分析师)进行评论:

    吴铮分析师在点评中指出,杨武老师细致地分析了美国的财政赤字困境,国防、社保、利息等刚性支出持续攀升,在财政困境难以缓解的情形下,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对等关税将这一困境转嫁全球。在美国霸权相对衰落、债务风险加剧的背景下,其"举债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近期大举反腐、精简机构等措施显露出大国转型的迹象。这场变革实为豪赌,以牺牲盟友关系、加剧国内分裂为代价,通过对华关税战等攻势维持霸权,本质上已转为战略防守,而中国推进的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及产业发展等长期国策,对美国形成战略进攻。历史经验表明,在逆全球化浪潮中,保持定力、稳住阵脚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当前博弈比拼的是战略耐力,中国只需坚定发展信心,时间将证明一切。

    张顺博(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分析师)做了题为《美国“对等关税”对中国影响研究》的专题报告:



    张顺博研究员从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背景、计算方法、对中国各行业的影响以及未来的可能变化的角度进行了详细汇报。美国宣布对中国加征125%的对等关税以来,中美贸易的季风骤然转向。理论上在如此高关税下,双边贸易将接近全损。从整体风险敞口来看,美国仅占中国进出口的11%左右,且随着美国为了保护苹果、特斯拉等相关产业链而进行的豁免,约四分之一的中国对美出口产品不受对等关税影响。从行业敞口看,中国对美出口的钢铁、有色金属占比并不高,不超过10%。而服装、轻工制品等对美出口占比一般超过20%,且相关商品没有任何豁免,最终将面临170%左右的超高关税,是受到冲击较大的行业。当前中美间的高关税不可能长期持续,同时美国受限于自身财政难题,也不会轻易放弃高关税。两难博弈下未来中美贸易将大概率呈现波浪式下降,外贸企业需早做多元化市场准备。

    杨 武(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进行评论:

    杨武副教授对汇报进行了点评。杨武副教授引用花旗银行报告,基于“最后通牒模型”分析美国关税政策的制定逻辑并进行预测,特朗普政府采取“先高后低”策略,初始提出高关税以施压谈判,后续可能通过回调达成实际目标。其核心目标是迫使中国减少贸易顺差,通过关税调整将中美贸易份额拉向五五分的均衡状态。他特别指出,特朗普政府可能参照“海湖庄园协议”框架处理债务问题,以维持美元的强势。在未来,中美贸易政策或与债务问题深度绑定,需关注特朗普“非常规手段”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

    国际贸易形势论坛(International Trade Situation Forum,ITSF)成立背景

    作为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与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瀚闻资讯”)联合建设的新型高端智库重要品牌活动“国际贸易形势论坛(International Trade Situation Forum,ITSF)”于2023年9月创立。论坛坚持将中央财经大学开放型经济学科、人才优势与中央决策需求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发挥瀚闻资讯拥有全球主要经济体进出口贸易数据库以及作为创新型、高影响力的独立国际贸易研究智库优势,将社会力量与学术力量相结合,将扎根中国与全球视野相结合,将创新思想与科学方法论相结合,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要、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定期发布全球贸易监测与贸易形势分析报告,举办全球贸易形势研讨会,为推进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

    国际贸易形势论坛(International Trade Situation Forum,ITSF)宗旨

    对全球主要经济体贸易进行监测与动态追踪研究,对中国以及全球贸易各种重大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定期以多种形式发布贸易分析与预测报告,为政府、企业和其他经济部门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主张和政策建议,为推动中国开放型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增长作出应有的贡献。


    国际贸易形势论坛(International Trade Situation Forum,ITSF)

    主办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全球贸易监测实验室

    北京高校国际商务专业虚拟教研室

    协办

    国际商务系教工党支部(北京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论坛自成立以后,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取得了非常好社会反响,获得了主流财经媒体的广泛关注(链接:http://site.cufe.edu.cn/kyzksp/zkjs.htm),为推进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自2025年起,国际贸易形势论坛(International Trade Situation Forum,ITSF)采取开放合作模式,愿意与其他机构(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等)联合举办月度论坛或者专题论坛。若您对此感兴趣,欢迎与张晓涛院长联系,共同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


    编辑:金馨、文杨、赵迪

    一审:杨武

    终审:张晓涛

    版权所有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地点: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学院13号楼        邮编:102206 电话:61776210、61776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