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加快数字化发展的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学校“财经人·济世路”百城万企活动号召,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创新模式,2025年7月7日至9日,学院段玉婉教授、唐爱迪助理教授、杨补园助理教授作为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团队赴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开展实践调研。此次调研聚焦5G技术创新、算力网络布局、智慧城市应用等前沿领域,师生团队与中国移动技术专家展开深度对话。双方就人才培养定制化、科研成果转化、实习实训体系构建等方面达成共识,并启动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共建计划,为培养复合型数字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奠定基础。
数智调研,启迪未来
7月7日,调研团队一行赴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开展实地调研。首站参观中国移动协同创新基地,通过低空智联网、智能翻译设备等应用场景,师生们直观感受数字技术对产业升级的赋能效应。其中,全国一体化算力调度系统及“九天”人工智能大模型尤为引人注目,充分展现了中国移动在数字基建和AI领域的战略布局。下午,调研团队走进中国移动产业生态孵化中心,深入了解企业在创新生态构建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中心负责人结合“清博智能”“云天畅想”等典型孵化案例,系统阐述了中国移动在产业协同、技术转化和资源整合等方面的创新模式与孵化路径。在交流环节,校企双方围绕AI技术实际应用场景与经济价值展开深入探讨,就未来在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和产业转化等方面的协同发展达成了初步共识。




参观中国移动协同创新基地、产业生态孵化中心并展开座谈会
7月8日上午,调研团队与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国际公司举行座谈,围绕企业出海赋能、破解数字贸易壁垒、5G-A与地方产业融合等展开深入交流,探讨数字技术助力开放型经济发展新路径。下午,调研团队与中国移动大数据分公司开展“数据要素价值实现”专题研讨,双方围绕数据质量提升、价值评估体系构建与合规治理机制等核心议题,结合智能营销、城市治理等案例,深度解析“数据二十条”在实践中的落地路径。


与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国际公司(左)及大数据分公司(右)座谈交流
随后,调研团队实地考察了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数据中心。负责人重点介绍该数据中心作为“4+3+X”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枢纽节点的核心建设成果,强调依托“东数西算”国家战略,该数据中心已打造成为兼具安全防护体系、智能运维平台、绿色低碳架构的新一代数据中心。

参访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数据中心
校企合作,签约挂牌
7月9日,学院与中移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挂牌仪式顺利举行。中移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园区运营部总经理白睿祖、园区运营部副总经理单孟硕、项目经理高洪伟和学院师生代表共同出席仪式。白睿祖总经理对实践基地的成立表示祝贺,指出这将为校企协同育人搭建良好平台,有助于深化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技术创新的融合,推动双方在数字经济研究等领域的务实合作。

双方领导为实践基地揭牌
此次中国移动之行,让师生们对数字经济的宏大图景与前沿科技的磅礴力量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体悟。师生们深刻认识到,当代青年应主动投身于国家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以所学知识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合作双方将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产业实践紧密结合,共同开创协同育人新局面。

双方合影留念
撰稿:唐爱迪 杨补园
初审:闫倩楠
二审:段玉碗
终审:徐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