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国际贸易形势论坛(ITSF)暨2025年8月全球贸易监测与贸易形势分析会顺利举办

    【 发布日期:2025-09-04 】

    2025年8月29日,由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全球贸易监测实验室、北京高校国际商务专业虚拟教研室联合主办的“国际贸易形势论坛暨全球贸易监测与贸易形势月度分析会(2025年8月)(总第24期)”成功举行。本次论坛以线上形式召开,来自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的特邀嘉宾以及校内外师生二十余人参加了本期论坛。

    论坛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主题报告,对2025年7月中国外贸大数据进行分析与预测;第二阶段为专题报告,两场主旨报告分别围绕数字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展开深入探讨。会议由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庄天宇研究员主持。

    主题报告阶段

    庄天宇(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发布了题为《2025年7月中国外贸大数据分析简报:趋势、结构以及预警预测》的研究报告:

    报告基于全球贸易数据,对中国外贸的国际环境、自身趋势和结构性特征进行分析预测。我国在非美市场需求稳健、新兴产业竞争力增强及区域合作深化的背景下,外贸发展拥有良好的增长空间与战略机遇。首先,从市场格局来看,尽管对美出口受限,但我国在欧盟、东盟等非美市场的份额持续扩大,有利于降低单一市场依赖风险。其次,从商品结构来看,高附加值与新兴产业产品出口表现亮眼,如集成电路、电动汽车等均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显示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正逐步向中高端攀升。第三,从区域合作与机制平台看,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市场份额快速提升,体现出我国制度型开放与经贸合作政策的成效。

    专题报告阶段

    童友俊(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董事长)做了题为《贸易数字化与数字贸易》的专题报告:

     

     

    童友俊董事长就数字贸易和贸易数字化的发展状况,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数字贸易测度方法、务实实践以及国家政策等情况,并着重分析了跨境贸易主体身份识别和认可、跨境电子发票、贸易各环节要素的数字化等关键问题。他指出,当前国际合作从“条约化”向“技术化”发展。从协定多个条款上能看出对数字技术创新的侧重,如数字系统与监管的互操作性,包括无纸贸易、电子发票、电子支付、数字身份等。同时,DEPA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努力缩小数字鸿沟。企业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主体,应积极了解规则,提前做好准备,抓住数字经济带来的增长机遇。

    钟腾龙(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进行评论:

    钟腾龙副教授指出,童总首先梳理和界定了数字贸易内涵,即数字交付贸易和数字订购贸易,并强调将数字订购贸易纳入到数字贸易范畴,能够增强中国在主导和参与制定数字贸易国际规则中的话语权。童总接着指出了数字贸易实务中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跨国之间尚没有实现法人身份数字化,这将制约数字贸易的发展。二是国际贸易实务中涉及各种单证,需要进一步推动国际贸易单证数字化,进而实现真正地无纸化贸易。童总最后强调,大力促进与移动互联网相匹配的APP贸易能快速促进数字服务贸易发展,成为推动我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和缩小逆差的重要途径。

    刘 悦(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做了题为《要素禀赋与国际直接投资形势》的专题报告:

     

     

    报告指出,自2023年以来中国吸引外资规模持续下降,今年1-7月实际使用外资同比下降13.4%,深入分析国际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尤为重要。他首先从劳动资本要素、技术要素、政策要素等角度,分析了各要素禀赋对各国吸引外资形势的贡献程度。研究发现,技术要素贡献率为17%,劳动资本要素贡献率为4%,投资壁垒与贸易壁垒等政策性要素贡献率为79%。其中,劳动资本要素的贡献率占比虽然不高,但是其经济效应和福利效应并不低。如果忽略此要素的贡献,外资规模会下降10%左右。此外,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等新型要素,也显著影响着外资流动,促进了跨境并购的金额、频次和并购成功率。这些研究对于外商撤资、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有着重要启示。第一,外商撤资和利用外资规模下降,有其客观因素。第二,本土企业对外投资可以在全球配置供应链进而提高效率。第三,在吸引外资方面,中国仍具有较好前景。

    庄天宇(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进行评论:

    刘悦教授系统性的分析了我国面临的外资形势及背后成因。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吸引外资难度增大,主要受劳动力等要素禀赋优势减弱影响,外部贸易和投资壁垒也产生负向作用,如特朗普政府施加的关税与投资限制壁垒。同时,他还提及双边贸易投资保护协定的信用保障有正向作用,以及数字贸易对跨国企业并购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吸引外资的结构和水平可能出现较大变迁,但展望未来,我国市场、人才、技术、营商环境等优势仍然对外资保持吸引力。


    媒体报道:

    经济参考网:国际贸易形势论坛:数字经济为贸易投资带来广阔空间http://www.jjckb.cn/20250905/4db57e457d1c42a6be37800aea0d8670/c.html


    国际贸易形势论坛(International Trade Situation Forum,ITSF)成立背景

    作为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与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瀚闻资讯”)联合建设的新型高端智库重要品牌活动“国际贸易形势论坛(International Trade Situation Forum,ITSF)”于2023年9月创立。论坛坚持将中央财经大学开放型经济学科、人才优势与中央决策需求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发挥瀚闻资讯拥有全球主要经济体进出口贸易数据库以及作为创新型、高影响力的独立国际贸易研究智库优势,将社会力量与学术力量相结合,将扎根中国与全球视野相结合,将创新思想与科学方法论相结合,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要、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定期发布全球贸易监测与贸易形势分析报告,举办全球贸易形势研讨会,为推进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

    国际贸易形势论坛(International Trade Situation Forum,ITSF)宗旨

    对全球主要经济体贸易进行监测与动态追踪研究,对中国以及全球贸易各种重大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定期以多种形式发布贸易分析与预测报告,为政府、企业和其他经济部门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主张和政策建议,为推动中国开放型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增长作出应有的贡献。

    国际贸易形势论坛(International Trade Situation Forum,ITSF)

    主办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全球贸易监测实验室

    北京高校国际商务专业虚拟教研室

    协办

    国际商务系教工党支部(北京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论坛自成立以后,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取得了非常好社会反响,获得了主流财经媒体的广泛关注(链接:http://site.cufe.edu.cn/kyzksp/zkjs.htm),为推进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自2025年起,国际贸易形势论坛(International Trade Situation Forum,ITSF)采取开放合作模式,愿意与其他机构(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等)联合举办月度论坛或者专题论坛。若您对此感兴趣,欢迎与张晓涛院长联系,共同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


    编辑:金馨、文杨、赵迪

    一审:杨武

    终审:张晓涛

    版权所有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地点: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学院13号楼        邮编:102206 电话:61776210、61776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