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新发展格局,增强学生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认识与思考,2023年5月16日下午4时,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张晓涛教授在沙河校区学院楼10号楼125教室为2022级研究生同学讲授了题为“中国对外投资与企业国际经营”的专题党课。
张晓涛院长阐述了此次党课的重要意义: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国际形势复杂动荡的大背景下,当代大学生需要客观真实地认识中国FDI和OFDI,以及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实际,消除片面和先入为主的认知,进一步夯实对中国对外投资和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的理解,结合时代背景思考我国该领域的发展方向。此次党课共分为“几点思考”、“当前中国对外投资的基本情况”、“中国对外投资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和“中国企业国际经营案例”四大部分。
张晓涛院长从宏观经济与对外投资现实问题出发,指出学习和思考经济问题应尊重常识、尊重规律,常识对于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理解和分析经济问题需要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个逻辑出发,在简单、必要的逻辑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复杂、系统的逻辑,站在理论基础和历史角度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变化认识,结合时代现实来对国际政治经济进行正确分析。在学习政策文件时要领悟表词达意的斟酌和变化、思考场景涵义。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在“当前中国对外投资的基本情况”部分,张晓涛院长讲解了中国对外投资的发展历程、相关指标数据变化和对外投资政策措施的发展进程。张院长指出,在看到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中国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到其发展时遇到的问题,国家需及时调整监管政策和制定相应措施。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我国对外投资加快增长、降低投资风险、理顺投资产业顺序、建立资金保障机制、整合优化资源和促进企业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过程中也积累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经验,并且致力于将中国经验与中国智慧宣传出去,帮助各国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
随后,对于“中国对外投资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张院长介绍了中国对外投资存量的状况,以及中国在不同的国家和区域主要的对外投资的类型,指出在不同的国家我国的投资种类会有所差异,比如北美洲主要集中在金融和商务服务业,欧洲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采矿业,非洲主要集中在采矿业和建筑业等等。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投资种类也会发生变化。最近5-10年中国投资者的全球投资战略已经从早期获取天然的生产资源为主转向获取技术市场。
同时,张院长也介绍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主要问题——自主创新能力不够,中低端产业过剩,高端保障能力不足;可持续性发展不足;环保技术开发缺乏;并且指出对于早期的对外投资来说,解决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手段是并购;但是随着投资审查难度的增加,并购的方式一去不复返;企业的自主创新则是未来装备制造业走出困境的必经之路。
最后,张院长对中国对外投资20年的发展进行了总结:从最开始的初步试水到不断追求高效运营的国际化发展,追求海内外协同发展,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正不断成熟。并且通过对“中国企业国际经营案例”的研究分析,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了中国对外投资的逻辑,加深了对中国对外投资和跨国公司经营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理解。
经过本次党课学习,同学们从专业角度深刻理解了中国对外投资与企业国际经营现状、发展及逻辑,坚定了“四个自信”。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财经黄埔”青年学子,应站在全球化的视野上看待问题,应理论联系实际,减少偏见,尊重常识、尊重规律、理解经济学现象背后的逻辑,将小我融入大我,在努力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绽放绚丽光彩。
撰稿:周诗雯 邓晓曦
一审:邱小花 赵天舒
终审:张晓涛 徐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