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梅冬州教授合作论文在国际顶级期刊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发表

【 发布日期:2025-09-25 】

近日,我院梅冬州教授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董丰教授、清华大学博士生孙浩宁合作的论文“A Macroeconomic Model of Structural Monetary Policy in China”在国际经济学理论顶级期刊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正式发表,该期刊属于中央财经大学英文期刊目录AAA级。

论文简介

自2018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日益倚重结构性货币政策(SMP)工具,导致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相比于传统的总量性货币政策工具,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优势在哪里?存在什么局限?该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国有企业(SOE)和民营企业(POE)的多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系统探讨SMP的适用场景与实施方式。研究发现,在信用紧缩环境下,POE的融资成本上升幅度显著高于SOE,传统总量性货币政策难以有效缓解由此引发的结构性扭曲。信用冲击进一步加剧资源错配,导致宏观经济波动和福利损失放大。此时,SMP通过针对性干预,能够精准矫正市场扭曲,稳定经济运行并减轻社会福利损失。与传统单一部门模型不同,本文创新性地将中国特有的SOE-POE二元结构融入DSGE框架,量化信用摩擦对结构性失衡的放大效应,为SMP的理论分析和政策设计提供了坚实基础。这一模型不仅填补了新兴市场结构性货币政策研究的理论空白,还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参考,凸显结构性货币政策在应对中国经济转型期中的关键作用。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被誉为“世界主要的经济学期刊之一(one of leading journals in economics in the world)”,于1960年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劳伦斯∙克莱因(Lawrence Robert Klein)与日本大阪大学教授森岛通夫(Michio Morishima)创办,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出版。创办以来,该刊通过出版计量经济学、经济学理论、宏观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等领域的前沿学术论文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学研究。

作者简介

梅冬州,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项目青年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专业研究领域为开放宏观、国际金融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目前已在国内外知名期刊《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季刊》、《管理世界》、《世界经济》、《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Economics Systems Research》等期刊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教育部课题、北京市社科基金共计十余项,相关成果获得“洪银兴经济学奖”、“刘诗白经济学奖”。


撰稿:梅冬州

初审:王峰

终审:段玉婉

版权所有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地点: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学院13号楼        邮编:102206 电话:61776210、61776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