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观点 > 学术成果 > 论文 > 正文

王立勇教授在《经济研究》2022年第11期发表论文

【 发布日期:2022-12-29 】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王立勇教授与其硕士生纪尧(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合作的论文“贸易自由化、研发促进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在《经济研究》2022年第11期正式发表。

论文针对已有文献的不足,从宏观视角出发,借助合成控制法和VAR模型分析贸易自由化对研发创新活动的影响和可能的影响机制,给出关于贸易自由化促进研发创新的初步经验证据和基本事实,随后构建内生增长DSGE模型进一步验证以上结论和机制,分析贸易自由化的福利效应,并定量测算中国贸易自由化的研发促进机制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度。论文结果表明,第一,论文将理论模型中研发部门处理为独立的非生产性研发部门,允许技术通过中间专利品购买渠道转移后发现,贸易自由化通过研发促进机制和提高中国对外国技术利用机制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研发促进机制的解释力显著大于对外国技术的利用这一机制,说明贸易自由化的研发促进机制显著存在。第二,贸易自由化通过提高企业对专利中间品的购买使用间接促进本国研发及技术进步,而不是通过鼓励工业企业直接进行自主研发活动来实现,已有文献仅考虑生产性企业的直接研发行为,低估了贸易自由化对研发创新活动的促进效应。第三,不同类型的贸易自由化对研发创新活动存在异质性效应,进口资本品贸易自由化提高了最终品生产商的利润,从而提升其对研发创新的需求,并通过对上游中间品生产商的进口竞争提高中间品部门的研发创新投入,即进口资本品贸易自由化存在显著的研发促进机制;进口消费品贸易自由化的影响主要存在于短期,对全要素生产率的长期影响非常微弱;贸易伙伴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的降低通过潜在市场扩大效应,使企业购买专利中间品的积极性上升,从而鼓励了研发创新活动,最终提高了本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第四,从政策效果看,进口资本品关税降低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长期经济增长的效果最强,贸易伙伴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降低的效果次之,进口消费品关税降低只存在短期效应。第五,不同类型贸易自由化的福利效应存在差异,无论是对于短期消费或长期消费增长,进口资本品贸易自由化均优于进口消费品贸易自由化。在短期消费方面,二者差异根源在于进口资本品贸易自由化对消费存在正财富效应,在长期消费方面,二者差异的根源在于进口资本品贸易自由化对技术增长和长期经济增长具有更强的研发促进效应。第六,通过模型数值测算,在本文的研发促进机制视角下,中国从90年代以来的贸易自由化进程提高了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0.52个百分点,即自90年代以来,中国贸易自由化的研发促进机制对同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解释程度达21%。


15BA8


王立勇,山东海阳人,中央财经大学龙马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国际经济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曾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优秀教师、校首批优秀研究生导师等称号,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天池特聘教授(对口支援新疆财经大学国贸学科建设)。兼任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会长、经济计量与经济统计专委会理事长、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社会经济系统工程专委会副理事长、《数量经济研究》编委,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委留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奖评审专家和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政策评估、数量经济、国际经济与开放宏观等,已在国际SSCI、SCI期刊和《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管理世界》等发表论文近150篇,学术专著5部,主持国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其中2项结题为优)、国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北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30余项,研究成果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先后获校青年科研创新团队和重大研究计划团队资助。发表《光明日报(理论版)》、《人民日报》等文章10余篇,被学习强国收录,被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网、光明网等转载;5项成果被《人民日报内参》采纳,1项成果被中央领导批示;1项成果被全国哲社办《成果专报》采纳,11项成果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及《专供信息(报中办)》采纳,多项成果获得中央领导和相关部委采纳,主持政府委托课题20项,获中央财经大学优秀成果转化奖。




撰稿:纪尧

一审:王峰

二审:王立勇


版权所有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地点: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学院13号楼        邮编:102206 电话:61776210、61776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