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张晓涛教授教改专著获得中央财经大学2021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发布日期:2021-07-08 】

《关于公布中央财经大学2021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的通知》(校发[2021]92号)显示,我院张晓涛教授教改专著《我国高级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与优化路径—基于对外开放新格局与国际比较视角》获2021年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这是张晓涛教授在教育教学改革领域获得的又一项殊荣。

该书是在张晓涛教授完成的2014年度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卓越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及路径创新——基于胜任力模型及行动学习法视角的研究”(项目编号:2014-ms079)研究报告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而成。本书最终出版得到了2017年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学科建设经费与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北京财经研究基地建设经费的资助,作为“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北京财经研究基地”学术文库系列专著出版。

《我国高级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与优化路径—基于对外开放新格局与国际比较视角》

2014年张晓涛教授主持《卓越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及路径创新——基于胜任力模型及行动学习法视角的研究》教改项目获得北京市高等学校教育改革(面上)项目立项,2018年通过结题验收,顺利结项。作为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张晓涛教授撰写的研究报告《国际化背景下国际商务人才需求与培养》2016年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第九次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张晓涛教授撰写的论文《美国大学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获得公开发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CSSCI,2015年第7期))并获得“全国国际商务专业学位教育优秀研究成果奖”。

结题证书和获奖证书

附1:《我国高级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与优化路径—基于对外开放新格局与国际比较视角》简介

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爆发以来,世界经济长期低迷,增长乏力,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代”,“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涌现。面对国际经济新形势,中国提出深化改革开放,对内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外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举动包括,提出与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深化“金砖国家合作”、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这是中国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世情、国情重大变化提出的崭新的大国外交与经济治理理念,也是党领导集体与时俱进做出的重要顶层设计。

经济开放的新格局迫切需要大批高层次、厚基础、复合型、外向型和创新型的国际商务专业人才。然而,我国国际商务人才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优秀国际商务人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分工、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瓶颈。因此,立足于对外开放新格局,研究高级应用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问题是我国新时期、新阶段、新任务在人才要素上的体现,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教育国际化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书立足于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开放经济新格局,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一手数据,研判当前企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趋势,归纳面向新形势的国际商务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凝练开放经济新格局下高级应用型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特点和素质体系。深入系统地对当前我国国际商务人才供给侧进行研究,探究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考察人才培养是否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必须要借鉴先进国家或地区的成功经验,本书通过对美国、英国、日本和欧洲其他国家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资料的大量收集与深入分析,将其精髓进行归纳总结,为我国高级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提供了启示与借鉴。

本书从培养方案优化理念、培养效果等方面深入分析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优化实践,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一手资料,从“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学生培养满意度调查”和“学生个体体验访谈”三个维度检验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并获得持续改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议。最后,从全局视角提出了面向开放经济新格局的我国高级应用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思路、原则、路径,并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附2:《我国高级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与优化路径—基于对外开放新格局与国际比较视角》后记

本书是在我完成的2014年度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卓越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及路径创新——基于胜任力模型及行动学习法视角的研究”(项目编号:2014-ms079)研究报告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而成。本书最终出版得到了2017年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学科建设经费与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北京财经研究基地建设经费的资助,作为“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北京财经研究基地”学术文库系列专著出版,在此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同时,感谢中央财经大学教务处时任处长杨金观教授、现任处长贾玉革教授,聂建峰副处长、贾雪峰科长、蔡佳林老师等人对课题研究以及本书出版的支持与帮助。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面对国际经济新形势,中国提出深化改革开放,对内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外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一带一路”倡议、中非合作、中拉合作等全方位国家外交战略的有序实施,自贸区建设的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入战略机遇期,高铁核电等优势产业进军世界,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主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我国企业的商务活动越来越紧密地融入到全球化进程当中,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不断开拓海外市场,国际商务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为了满足新时期国际商务人才的大量需求,全国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本科、研究生专业的院校数量不断增加,人才培养规模迅速扩大。然而,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被评为红牌警告专业,为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薪资较低的热门专业之一,而且该专业连续三年上榜。仔细思考,该专业被评为红牌专业并不是因为供大于求,恰恰相反,国际商务人才短缺现象严重,许多毕业生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培养的国际商务人才质量与社会需求有一定差距。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传统意义上熟悉外贸流程、外贸公司运行、服务于外贸公司的专门的国际商务人才,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

以上这些现实情况促使我思考有关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与改革路径问题,课题最终获得北京市教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此外,这个教改课题与本人的从教经历有很大关系。自2002年进入中央财经大学从事教师工作,16年已经过去,回想走过的路,除了作为教师教书、科研角色以外,我还参与了与人才培养相关的服务与管理工作:2004——2010年作为金融学院副院长分管了6年的研究生培养工作,2010——2016年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分管了6年研究生培养工作(其中2010-2013年同时也分管本科生教学工作)。在学位点与学科建设方面:2003年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学校的国际贸易学硕士点、博士点的申报;2010年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全国首批国际商务硕士(MIB)点的申报;2015年作为首批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认证专家参与了“用国际理念、标准评价人文社科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工作;2016年作为主要完成人撰写了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评估报告,并代表中央财经大学在全国国际商务人才培养会议上做主题发言。

这些经历使我深刻感知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性,令我具有独特的视角去观察、思考人才培养的长期性、战略问题。今年三月以来中美贸易战与中兴事件,让我再一次深刻体会到,科技强国多么重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加快发展生产力,必须注重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包括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简而言之,所有的成功,最终都是人的成功;一切失败,归根到底都是人的失败。

我所主导的团队对我国与发达国家(地区)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情况进行系统而深入地研究,本书的部分内容以公开成果形式发表论文三篇,其中《美国大学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发表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CSSCI,2015年第7期)。课题成果获得2016年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第九次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17年度中央财经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三等奖。2017年作为本课题重要支撑的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获得优秀等级结项。

课题研究历时3年有余,我所指导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作为团队最重要的成员参与了大量研究工作,2013级硕士、2014级硕士参与最初研究的框架讨论、资料收集与初稿撰写,具体分工为:我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高校部分由关婷元、李航、杜伯钊负责;美国高校部分由张福心负责,日本、韩国高校部分由吴文军、杨翠、赖颂怡负责;欧洲各国高校由杜芸、李心远、张琪、陈少伟负责。团队成员想尽一切办法获得资料,除了网络等公开资料以外,有的同学甚至与境外大学的留学生和教务人员取得联系,获得一手资料。关婷元硕士以其切身感受撰写的“关于国际商务大赛对人才培养作用”论文获得了发表。张福心硕士在“美国大学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一文初稿撰写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这些研究生已经毕业,目前大部分从事金融、国际经济贸易领域工作,成为业务骨干。

还有其他一些同学在后期修改、完善中做了大量工作:陈少伟硕士、吴文军硕士、陈盼盼硕士帮助完成企业对国际商务人才需求的问卷调查;王淳硕士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与整理。在报告后期撰写与书稿整理过程中易云峰博士、刘亿博士、蒙思丞博士、李斯好硕士、陈国媚硕士、郭蕊硕士做了大量的工作。易云峰博士参与了“日本国际商务人才培养”与“开放新格局下高级国际商务人才需求特点”部分的修改与完善;刘亿博士参与了“英国国际商务人才培养”部分修改与完善;蒙思丞博士参与了“企业高级国际商务人才需求调查问卷分析”部分修改与完善;李斯好硕士参与了“高级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理念与路径”部分修改与完善;陈国媚硕士参与了“我国高级应用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部分修改与完善;在本书的校对过程中郭蕊硕士投入极大精力,全程参与了书稿的三校。

在本书的编辑出版过程中,经济科学出版社会计分社的王娟副社长给予了极大支持与帮助,她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令人敬佩,在此深表感谢。当然,全书文责由作者自负。

本书的出版标志着这项研究工作告一段落。然而,高等教育中的人才培养是知行合一的过程,本书只是在“知”的路上迈出一小步,未来还需要在“行”过程中将有关理念与路径落实。书中还存在不足与瑕疵,除了声明文责自负以外,衷心希望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与建议,更期待本书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学者、专家对国际商务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改革领域的关注与思考。

谨以此书向一起奋斗过的团队成员致谢!

谨以此书向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祖国致敬!

张晓涛

2018年10月8日

版权所有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地点: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学院13号楼        邮编:102206 电话:61776210、61776220